大荔沙苑黃花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正和技術人員探討黃花菜的管理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古名“萱草”,又名忘憂草、安神菜。唐代詩人白居易在《酬夢得比萱草見贈》一詩中有云:“杜康能散悶,萱草解忘憂。”明代《本草綱目》中記載:“(萱草)安五臟,令人好歡樂無憂,輕身明目。”大荔縣沙苑地區是黃花菜主產區之一,黃花菜種植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5月24日,記者在位于大荔縣蘇村鎮的大荔沙苑黃花有限責任公司黃花菜示范基地看到,菜農在技術人員潘青山的指導下,正在給黃花菜施肥。
“一窩黃花菜就有15~16根薹,每根薹可長出30~60朵花,80~120朵花就是一斤。”潘青山告訴記者,一棵黃花菜種苗栽種成活后,3年可收獲,一畝地一年差不多能收入七八千元。
大荔沙苑土壤疏松肥沃、土層深厚、排水性能好、抽薹現蕾期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為大荔黃花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大荔黃花菜一瓣七頭,針長肉厚、色澤金黃、鮮嫩清香,屬于中國知名黃花菜八大系列之一。
“眼下正是黃花菜管理的關鍵期,今年氣溫偏冷,我們就帶著村民進行了除草施肥,緩解低溫給黃花菜生長帶來的不利影響。”站在地頭,大荔沙苑黃花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潘琳深情地凝望著這片“致富花”即將盛開的熱土,動情地說:“再有半個月時間黃花菜就成熟了,這里又是一片火熱的天地。”
2013年,“90后”的潘琳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與父親一起成立了陜西大荔沙苑黃花有限責任公司,圍繞黃花菜進行收購、生產加工、銷售。
種過黃花菜的人都知道,黃花菜的栽植和管理并不是很費事,但手工采摘需要很多人力,菜農要在花蕾未開的時候采摘。另外,新鮮的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采摘后需要經過籠蒸、晾曬或烘干等過程,使黃花菜干鮮適度,適宜長期保存。
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黃花菜產業,潘琳他們研制了黃花菜自動殺青機、黃花菜蒸晾淺托盤,擁有黃花菜深加工8項國家專利。通過技術的更新,有效改善了黃花菜烘干過程中有機質的流失,增加了成品率,提升了黃花菜的賣相和品質,每斤干菜的利潤比傳統晾曬技術生產出的干菜提高了3至5元。
“現在,每年黃花菜成熟的時候,菜農就直接把黃花菜送到我們這里就行了。”潘琳說,有了這些技術,他們還向周圍農戶提供免費培訓,同時與省內多位食品行業頂尖專家教授合作,成立特色專家工作站,為企業的技術改造創新和新產品的研發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智力支持,最大程度解決了廣大菜農“賣菜難”問題。
如今,潘琳的公司已經成為集黃花菜基地種植、種苗培育、產品加工、新品研發和旅游科普銷售為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型企業,擁有千畝標準化黃花菜種植園區,萬噸級農產品深加工廠區,主營業務以農副產品種植和深加工為主,產品涉及黃花茶、即食黃花菜、鮮黃花凈菜、果蔬預制品等40余種,遠銷北京、上海、福建、深圳等地,是永輝超市、華潤萬家、盒馬鮮生等大型連鎖集團的主要干貨供應商之一。2022年,該公司生產銷售黃花菜深加工制品2700余噸,果蔬預制品200余噸,其他各類果蔬深加工制品800余噸,年銷售額8100余萬元。
“未來,我們將會繼續踐行‘帶強產業、帶新技術,帶富農村’的愿景和使命,積極承擔產業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從種植、加工到研發、銷售的各個環節帶動特色產業發展,提高黃花菜品質,提升大荔沙苑黃花菜的品牌效應,讓其成為大荔更多菜農的致富花。”談及今后的發展時,潘琳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