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 羅娜 攝
陜西網訊(記者 羅娜 黨思雨)6月13日上午,渭南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渭南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少飛介紹渭南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工作情況。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李寧參會并答記者問。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與輿情信息科科長張紅紅主持發布會。
王少飛介紹,2022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出重拳、下狠手,統籌協調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深入推進“打防管控宣”各項工作,忠實履行守護東秦大地安寧的職責使命。實現了“發案數下降、損失數下降,破案數上升、抓獲嫌疑人數上升”的“兩降兩升”工作目標,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主動進攻,嚴打嚴懲成效顯著,有力震懾違法犯罪。
渭南市公安局黨委高度重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工作,專題研究部署,突出推動破案攻堅,強化工作措施,匯聚各方力量,集中組織開展了斷卡、斷流、拔釘、教育勸返等系列專項(專案)行動,形成嚴打高壓態勢。
主動亮劍,重拳打擊。堅持以打開路、以打促治、以打促防,強力開展“云劍”系列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專項行動、“斷卡·獵鼠”和“斷流”系列專項行動。各地綜合采取多種措施,深挖徹查重點線索,全力攻堅大要案件,全鏈條摧毀犯罪團伙,取得突出戰果。2022年以來,全市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15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933人,其中,破獲部督案件2起、省督案件3起。
突出重點,全力“斷卡”。共打掉“兩卡”犯罪團伙 96個,抓獲涉“兩卡”違法犯罪人員2378人,查獲涉案銀行卡 1396 張、手機卡 263張,“斷卡”線索持續保持動態清零,打擊整治工作成效顯著。
專案攻堅,提升質效。按照部、省“斷流”專案統一部署,先后開展“斬鏈”“清源”“利劍”專項行動,不斷掀起打擊破案高潮,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600余名,破案1208起,打擊成效名列全省第一,特別是短時間成功破獲了公安部交辦的“2022·7·12”案件,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08名,破獲全國案件1176起,打擊成效顯著,專案組被公安部記集體一等功。
凝聚合力,源頭治理成效突顯,合力擠壓犯罪空間。
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嚴格貫徹落實市委、市聯席辦各項工作部署,持續加大工作力度,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壓實主體責任,聯合懲治更有力。2022年以來,人民銀行指導各商業銀行共排查整改涉案賬戶1513個,通報公安機關可疑開戶線索300余條,通過線索抓獲犯罪嫌疑人20余名;通訊運營商累計關停實時主叫異常號碼5000余戶,高危、特高危號碼2萬余戶,限制沉默卡、中低??喂δ?0余萬戶;公安機關通過警企協作共打掉本地GOIP窩點36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98名,實現了本地窩點發現一個摧毀一個的工作目標。
健全工作機制,部門協作更緊密。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人民銀行、稅務部門建立聯合通報機制,對涉“兩卡”問題突出的縣區及商業銀行、通信運營商網點聯合下發整改通知,聯合督導約談,要求限期整改提升。市公安局等8部門聯合發布《關于依法嚴厲打擊販賣、出租、出借手機卡、銀行賬戶、營業執照和公民個人信息等黑灰產業的聯合通告》,規范市場運營,震懾黑灰產違法犯罪。
狠抓措施落實,勸返工作更有力。深入開展滯留境外涉詐人員教育勸返工作,堅持教育與懲罰相結合,采取法律震懾、宣傳教育等方式,動員親友積極配合、鼓勵廣大群眾積極檢舉勸促滯留境外涉詐重點人員盡快回國投案自首。2022年以來,全市教育勸返滯留境外涉詐人員588名。
多措并舉,反詐宣傳氛圍濃厚,全民參與共筑防線。
堅持防范為先,強化預警宣傳,線上線下相結合,技術反制和廣泛宣傳相結合,全力構筑全民反詐新格局。
做強精準預警勸阻,以專業能力反制職業犯罪。市縣兩級反詐中心依托精準預警勸阻宣傳防范工作機制,通過電話預警、短信預警、高危對象上門預警,24小時開展預警勸阻工作,最大努力減少案件發生。2022年以來,共撥打預警電話90.79萬個,發送預警信息90.79萬條,勸阻疑似被騙群眾22.47萬人次,挽回群眾損失2885萬元,返還群眾被騙資金1386.8萬元。今年3月份,公安部部署開展資金預警勸阻工作以來,全市通過預警指令累計勸阻群眾12631人次,成功勸阻資金710.14萬元,有效減少了大額損失案件發生,收到了良好社會效果。
做實集中宣傳防范,提升群眾防騙能力水平。深入開展新興媒體線上宣傳和街道社區線下宣傳工作,先后組織開展了“防范電信網絡詐騙集中宣傳月”、“5.17世界電信日集中宣傳”、“無詐社區創建”、反詐宣傳進校園集中宣傳周等1100余場次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實施精準宣傳,聯合教育、財政等部門在行業和服務對象內部開展針對性宣傳;公安機關通過持續發布警情通報、預警提示、制作反詐防騙原創文案,組織反詐志愿者隊伍深入開展反詐宣傳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等活動,有效增強了廣大群眾識騙意識和防騙能力。
做細涉詐信息封堵,斬斷電詐案件鏈條。市聯席辦組織網信、通信管理、運營商等相關部門,開展涉詐信息動態封堵、聯動處置工作,提升技術反制效能,阻斷境外涉詐電話11.7萬余次,封堵涉詐網址域名30余萬個。
目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犯罪已成為主流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現出詐騙手法加速迭代變化、攻防對抗不斷加劇升級、跨國有組織特征日趨明顯等特點,給偵查破案和追贓挽損工作帶來很大困難。要從根本上扭轉此類犯罪高發多發態勢,既要靠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聯手嚴打整治,更有賴于廣大人民群眾不斷提高自身識詐、防詐、反詐的意識和能力,共同參與、共同抵制各類電信網絡違法犯罪活動。
下一步,全市公安機關將進一步振奮精神、激昂斗志,以更強舉措、更大力度、更高效率,持續保持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打高壓態勢,不斷鞏固和深化打擊治理成效,全力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勢頭,堅決打贏這場反詐人民戰爭,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保駕護航。
在打擊電信詐騙中,“及時止付”和追贓是減少群眾損失的重中之重。李寧就渭南公安在“止付”和“挽損”方面的舉措回答記者提問。
做強接警止付,實現快速止損。全市公安機關嚴格按照《公安機關偵辦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資金止付查詢凍結工作規定》、《陜西省公安機關偵辦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工作規范》等文件規定,對電詐案件警情,第一時間接警,并在30分鐘內完成緊急止付流程,做到應止盡止,最大努力挽回群眾損失。5月底,臨渭分局杜橋派出所快速反應,短時間完成緊急止付流程,群眾被騙100萬元全部被追回。6月9日,澄城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接警后17分鐘完成緊急止付,群眾被騙198萬元,止付住193萬,收到良好社會效果。
做實破案攻堅,全力追贓挽損。充分發揮聯合打擊機制作用,多警種捆綁作戰,迅速破案抓人。同時堅持“破案是逗號,追贓挽損是句號”辦案理念,窮盡方法措施,盡全力更多的挽回群眾損失。2022年,全市通過打擊破案,追回群眾被騙資金1386.8萬元。
做大資金預警,減少大額損失案件發生。渭南市反詐中心進一步健全完善見面預警流程,聯合人民銀行、通訊運營商建立資金預警聯合處置機制,提高預警對象見面勸阻率,及時喚醒正在受騙群眾,降低預后被騙率,從源頭上減少大額電詐案件的發生。4月18日,合陽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接到市局預警指令后,連夜上門見面勸阻,喚醒受害群眾,將其準備給“投資平臺”轉賬的14萬元勸阻成功,及時止損。
渭南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王少飛介紹渭南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工作情況。記者 羅娜 攝
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李寧參會并答記者問。記者 羅娜 攝
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與輿情信息科科長張紅紅主持發布會。記者 羅娜 攝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羅娜 攝